跳过正文
  1. Blogs/

实感

·2104 字·5 分钟· ·
分享 Shigan 实感
作者
大大的小蜗牛
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!
目录

写得很好,很细腻,也解惑。分享留存。

Q:昨天我们这里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跳楼了,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差?
A:知乎 Miss.奇迹 关于生死的回答:

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实感很低。

实感是什么,是你在同世界碰撞时,实实在在的感受。

你摔跤会痛,从此知道走路要慢慢走,你不吃饭会饿,所以知道了三餐要按时吃,你闯祸被父母责怪了,所以你知道这件事不能做,你长大后看见心仪的 ta,体会到了心动原来是这种感觉。

你奔跑了才知道累,玩耍过才知道爽,大笑过才知道肚子疼,有了朋友才知道分别会难过,看着喜欢的女孩和别人在一起会苦涩。

你生命的底色,是由你受过的伤、摔过的跤、笑过的狗、踢过的球、并肩过的伙伴构成的。

这些底色构成了 “生”,有了 “生” 才会有死。

我小时候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死的时候很难过,那就意味着我有一天会再也见不到我妈妈了。

但是如果是再也见不到爸爸,那就无所谓,因为他没有怎么养过我,也没有和我产生太多的情感链接,我对他仅仅是知道他是我爸爸,而我没有太多感情。

生命中没有和我产生强烈情感链接的人,ta 的死对我来说同样不重要。

那同样的,如果我没有同这个世界产生足够强烈的链接,那么我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很容易的。

现在的小孩子,住的是楼房,玩的是手机,下课不许奔跑,活动被牢牢限制住,培训班一个比一个多,他们在最该体会 “生” 的年纪,被迫成为了父母阶级焦虑的牺牲品,而对教育和人性半懂不懂的家长以为鸡血是无限的,只要投入了就有回报,如果没有,一定是学习时间不够长,还要少玩一点。

他们可能并不鸡娃,只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养活自己,但是竞争太激烈了,只能这样去卷,卷到昏天黑地死不瞑目。

于是,孩子就必须在无休无止的学习和比较中长大,更要命的是,很可能这些家长条件还不差,对孩子也很好,要什么给什么,因为害怕成为网上批判的原生家庭,所以孩子的物质尽量满足,生怕让 ta 产生什么童年阴影。

这一拉满更完蛋,连欲望都被抹杀了。

一个孩子,从外围感受不到碰撞和疼痛,从内在感受不到欲望和不满,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,ta 其实根本没有与这个世界产生任何联系?

当 ta 的 “生” 是薄弱的,那你又该如何让 ta 认为 “死” 是沉重的呢?

靠教育吗?每天洗脑 “生命只有一次” 吗?

没有用的,现在跟孩子说生命只有一次,他们只会说 “还有这种好事?”

而且,由于互联网太发达了,他们过早看见了大人的世界。

他们会发现,成人的世界是那样不美好,不然这些人为什么天天发疯、吵架、阴阳怪气,随便什么事都觉得天塌了,奔波很久也挣不到钱,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
他们甚至没有对未来的期待。

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读书学习,得到了一份养不活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什么。

没有实感,没有期待,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。

死亡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。

所以,我一直不觉得现在自杀多,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,或是压力太大这类好像很明白的原因,这些理由看起来很说的通,但只是看起来说得通,事实上有无数漏洞被硬生生忽略了。

一直以来,国内关于理性的吹捧和对感性的打压,让我们总是隐隐约约对感性有一种偏见,认为感性就是情绪化、不成熟、哭哭啼啼,感性的人应该学着更加冷静更加理性。

但其实,感性的背后象征着你同这个世界的关系。

人为什么会有感受,为什么会有感觉,就是因为这是来自世界的反馈,它能最快速地帮你判断出,你是谁,在哪里,在干什么,你周围是谁,他们要去哪,你又要去哪。

我经历过一次很绝望的吵架,我喜欢我最好的朋友,以直女的身份向她告知了这份喜欢,但是她会错了意,于是对我大发雷霆。

在那两个月,我的情绪大开大合,大起大落,但是也同样因为那两个月,我拥有了我从未拥有的共情能力,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以前活得多么自我,这种自我究其原因,是我的世界里没有 “别人” 存在。

我成长之后拥有了理性,但感性能让我成长。

人,或者说生物,永远是环境的产物。

把人从环境中剥离开,放进不冷不热永远舒适的真空,那生命也很难称为生命。

不然你可以仔细想想,我们在提到 “生命力” 这个词的时候,脑子里会出现什么画面,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,生命力都不是焉巴巴巴病怏怏的模样。

生命是要生的,不愿生展的生命只有死了。

所以至此,“死” 对年轻人来说,早已不是多么沉重的选择,只是世界在变化,有些人还浑然不觉,甚至觉得只是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罢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短短几天就获得了如此多的点赞,感谢大家的认可和夸赞。

关于 “实感” 的缺乏算是我这几年观察+从我自身出发得到的一个结论,我认为能产生这个问题的基础是城市化+唯实用主义+互联网高速发展+个体原子化等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,当然还有和社会发展现状有一定关联。

但我觉得,这是发展的问题,绝不能靠开历史倒车、去吃苦受穷解决。

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,也许我们的城市化配上这个 GDP 指数,注定要产生这样的问题。

目前要怎样去解决,说实话我也没有更好的主意,但是只要中国国力越来越强,这一类问题也会越来越无法逃避。

富有富的烦恼,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就是富的烦恼吧,至少也得是集体富裕之后才会有的烦恼。

穷国国民不配虚无。

所以也不用老是觉得中国没有文艺复兴文化启蒙就怎么怎么样,会有的,都会有的,现在不就已经慢慢开始了吗。

相关文章

留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母亲
·2037 字·5 分钟
分享 Mather-for-Children Blog Share
凉城利川·避暑旅居胜地(附 CCTV 报道)
·129 字·1 分钟
分享 Lichuan 避暑 旅游 重庆 武汉 成都
免费领取咪咕版 Kindle
·498 字·1 分钟
分享 Kindle 白嫖 Kingle 咪咕

LoadGiscusor